寶寶說話晚怎么辦 1、媽媽多和寶寶說話,不教是不能學會說話的。 寶寶的說話能力與身高、體重不同,家長不教是不能提高的。在養(yǎng)育寶寶的過程中,如果不讓寶寶說話,那寶寶長到多大也不會說話。有的寶寶的耳朵聽不到聲音。耳朵是不是聽得到,是寶寶語言進步的第一步。 語言是聯(lián)系人類感情的工具,媽媽對寶寶說“來,洗澡了”,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干凈。媽媽說“來,抱抱”,是跟寶寶之間的親密動作。這些都是媽媽愛寶寶的表現(xiàn),寶寶通過感受媽媽的行為來理解語言。 寶寶在學說話之前,是模仿媽媽的發(fā)音才會的。媽媽如果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,寶寶自然就學會說話了,而不有意識地教寶寶說話,寶寶永遠都不會說話。當寶寶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時,他往往會著急、發(fā)怒或者哭鬧。 2、媽媽教寶寶說話時,發(fā)音要清楚準確,讓寶寶看清嘴形。 媽媽與寶寶說話時,要在寶寶的對面,使寶寶能看清媽媽說話的口形,還要注意說話發(fā)音要清楚、準確。像演口技似的說話不動嘴是不行的,因為,寶寶總是看著媽媽的嘴形。 即時電視的聲音一直響著,寶寶也不能學會說話。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(lián)系,在電視和寶寶之間是不會有的。不僅如此,電視的聲音反而會成為雜音,導致寶寶聽不到媽媽的聲音。電視畫面也會妨礙寶寶注意媽媽,所以,為了教寶寶學說話,最好不要開電視。 3、制造發(fā)聲的機會,讓寶寶模仿發(fā)音: 寶寶會用“咿、呀、哈、嗚”等聲音表達自己的愿望,這就是培養(yǎng)寶寶模仿發(fā)音的好時機。當寶寶表達要人抱、要喝奶、尿布濕了時,媽媽趁機替他把這些愿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寶寶聽,然后等待寶寶的反應。如此天天重復,就等于在他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,最終使寶寶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。 如果媽媽是個不愛說話的人,就是她給寶寶做什么事情都不出聲,這樣寶寶就沒有了學習語言的機會。家長寡言少語的性格,也會遺傳給寶寶,使得寶寶不愛說話。媽媽帶寶寶時,常常找話跟他說,這樣寶寶就能比較快學會說話。
|